而为了保证能够产生裂变反应,铀235的数量不能太少,也就是有个临界质量。
这个数字关键。
自然界里大分铀矿都是铀238,只有 07是关键的铀 235。提炼铀235可以说是制造原
弹最基础的一步,过程非常麻烦,而且要耗费大量能源。
临界质量最先由两个从德国逃到英国的科学家奥托·弗里施和鲁夫·派尔斯算
,大约是5kg。
这个结果很快以绝密的形式告诉了国方面。
说实话,5kg也绝非小数字,只能说可以接受。奥本海默启动曼哈顿计划后,田纳西州橡树岭市的铀235提炼工厂和华盛顿特区汉福德市的钚制造厂各自的电用量都超过了一整座大城市,甚至还用了6000吨银。
至于海森堡,这位大佬算的临界质量是好几吨!如此
大的数字,
本不可能完成,所以德国放弃了原
弹计划。
1941年的德国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半个欧洲被德国占领,并且在苏德战线上打得异常顺利。
这就导致海森堡与玻尔两人的份变得非常特殊:海森堡是钠脆的科学领军人,而
沦陷国丹麦的玻尔自始至终反对钠脆。
过往同父
的一对师生,此时见面非同往日。
哥本哈非常抵
海森堡的到来,所以他仅仅停留了不到一天。但
于多年的
,玻尔还是与他
行了三次谈话。
在第二次时,两人就谈到了铀计划。
最神秘的则是第三次玻尔邀请海森堡行的私人对话,也就是载
科学史册的最后一次散步。
至于他们两个人到底聊了什么,无人知晓。
玻尔后来给海森堡写了几封信,但没有寄去,直到2002年才解密,可信中还是没有提到最后一次散步的
容。
两人把这个秘密都带到了坟墓里。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当海森堡在散步中向玻尔说自己算得临近质量为几吨时,玻尔神
大变,非常激动,很快结束对话,两人自此天各一方。
后世人们了很多猜测,不过只是猜测。
网上传一个故事,说的是海森堡故意算错了临界质量,其实是个谣言。
这个故事最早来自海森堡的一个学生,为了维护海森堡的名声。
广岛、崎两颗原
弹爆炸成功后,已经被盟军关押起来的海森堡等德国科学家得到消息时都非常震惊,认为不可能。
海森堡的那位学生借此编造了海森堡故意没算对的故事。
另外,玻尔在1941年时也不知临近质量是多少,不可能让海森堡故意算错。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